互學共研促成長,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開展教學質(zhì)量月“同課異構(gòu)”活動
在“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背景下,為深化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展現(xiàn)多樣化的教學風采,促進教師交流與合作,12月16日下午,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在惠民樓一樓錄播教室開展了教學質(zhì)量月語文學科“同課異構(gòu)”活動。鄭州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語文教研員余昆侖及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全體文科教師參與。
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吳丹丹老師授課
鄭州市第九中學劉靜老師授課
小組代表上臺展示
本次授課內(nèi)容為《赤壁賦》和《登泰山記》的聯(lián)讀。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吳丹丹老師首先創(chuàng)設了一個“為赤壁泰山文化旅游節(jié)設計手繪明信片”的情境,讓學生們根據(jù)自己對文中景物特點的理解,制作明信片,手繪人文山水,傳遞出畫面所蘊含的哲理或情思。其次讓學生們?yōu)樘┥胶统啾趯懸粍t推薦詞,從而挖掘二者背后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和民族心理。鄭州市第九中學劉靜老師則創(chuàng)設了一個“知人悟情擇良師,繪影呈象顯風神”的情境,讓學生們從蘇軾和姚鼐中選擇一位心宜的,做自己的人生導師并為此拍一段宣傳小視頻,并撰寫拍攝腳本。兩位老師循循善誘、深入淺出地闡釋了山水文化在不同作者身上的審美觀照。將文學閱讀與寫作相結(jié)合,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與會教師認真聽課
鄭州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語文教研員余昆侖進行點評
課后,鄭州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語文教研員余昆侖對兩堂課進行了精彩點評,他高度贊揚了兩節(jié)課目標清晰、內(nèi)容豐富、教學連貫、情境設置真實,融入豐富的學習支架進行跨學科融合教學,是一次很好的語文教學實踐,并強調(diào)了群文對比閱讀要同異結(jié)合,相得益彰,注重對文本的深入挖掘與解讀。同時,他也提醒教師們在教學時要注重落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設真實、有意義、有驅(qū)動性的語文實踐活動,確保教學評的一致性。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此次“同課異構(gòu)”不僅促進了教師交流、提升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更是對教學藝術(shù)的深度探討和對教育理念的重新審視,也為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學科基地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