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馭春風于筆下,偶呼明月到樽前
常馭春風于筆下,偶呼明月到樽前
鄭州市第五中學 王志勇
春風能馭,明月能呼,人與自然性情相通,對于我們教師來講就是我們與孩子要性情相通。做了十幾年班主任,經(jīng)歷了許多,見到了許多。和孩子們一起哭過,笑過,激動過,走過,跑過,吶喊過。時光匆匆,四季輪回,我們的時光就像樹的年輪只能增加不能減少,重要的是我們和孩子在不斷的成長!
卡爾·威特有過兩個孩子,一個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另一個出生在1800年,剛出生的小威特不僅不聰明,而且有一些先天不足,他這樣描繪兒子:體重不超過2000克,兩只手和兩只腳不停的抖動,哭聲象是小老鼠,就連小威特的母親也認為,這樣的孩子就是教育也是白費力氣。
然而,老威特沒有失望,他認真的開始了他的教育實踐。在他的努力教導下,小威特六歲時就懂得自省,并能夠堅強的與自己的錯誤作斗爭;八歲時除了德語外還學會了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拉丁語、英語和希臘語五種語言;九歲考入了萊比錫大學;1814年4月不到14歲的小威特就發(fā)表了自己的數(shù)學論文并被萊比錫大學授予哲學博士,兩年后又獲得法學博士,并被柏林大學聘為法學教授。23歲發(fā)表了論文“對但丁的誤解”,在法學之外開始對但丁進行研究,最終成為研究但丁的權(quán)威。34歲以后長期在哈勒大學講學,成為德國當時的知名教授,直到1883年去世。
在小威特14歲的時候,老威特將小威特14歲以前的教育情況寫了一本書,就是有名的《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書后來成了全世界最廣泛傳播的家庭教育的典范作品,但當時并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并且?guī)缀跏鳌P姨澝绹鸫髮W圖書館保存了一本,也是這本僅存的《卡爾·威特的教育》,使我們今天可以一睹老威特教育思想。
讀過這本書我覺得做中學是最重要的。在學習中看懂了并不一定就是掌握了,只有親身操作、體驗過、探索過、其理解和記憶才能更深刻和牢固,才能說是真正掌握了。
孩子,你是燈塔
品質(zhì)的教育是需要親身體驗的,這方面我深有體會。2019年5月1日晚上10 點,鄭州市熊耳河畔布廠街健身活動中心的籃球場里發(fā)生這樣一幕:一位看上去70多歲滿頭白發(fā)蒼蒼的老大爺因迷路和長時間奔走及體力不支突然摔倒在地,看到老人摔倒的一幕情景,是扶還是不扶?路過此處的張景源(八年級3班)同學,本能的善良之心讓他做出善行義舉:毫不猶豫沖上前扶起來老人,幫助老人處理傷口,并詢問老人的家人電話,由于老人患有輕度老年癡呆,一個家人的電話號碼也想不起來一個,只說出了家在哪兒住,于是張景源讓老人坐到電動車上,推著把老人送回家去。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演繹了一堂生動的德育課。這讓我想到用學生自己的故事來教育學生,這樣的教育效果是最好的。當孩子們討論應該建立什么樣的價值觀的時候,自己的同學已經(jīng)給他們樹立了榜樣,還用我們老師去講嗎?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我所帶的班級上,這件事情對我也有很大的觸動。社會的偏見讓很多孩子已經(jīng)沒有了正確的價值觀,許多人認為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都是自私自利的。沒有想到我教的孩子身上有這么大的正能量,所以我就在班級中大力表揚張景源的這種行為。我對這個孩子說:“孩子,你就是我們班級的燈塔?!逼鋵嵨覀儼嗉売泻芏噙@樣的故事,但因為時間,我也慢慢的記不起來了。我想讓這些留存下來。有一部電影中說:“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盡頭,遺忘才是。被所有人遺忘才是真正在世界上消失。”讓這些孩子成為同齡人的燈塔。孩子如果沒有指引,他們是到不了自己的目標的。
老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然而我們很多的老師在退休之后,什么都沒有給自己留下,自己教過的學生也在記憶中淡忘了。同時我們被埋沒在班級的管理的瑣事中,時間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了,雖然我們也有很多的成長,但是當學生離開我們之后,隨著時間的流逝在我們的記憶中也就慢慢地消磨殆盡了。我就開始想把學生的生活瞬間留存下來,我創(chuàng)建班刊,讓它成為孩子們能看到的燈塔。讓自己能夠成長起來,讓學生來也是成長起來。讓孩子成為自己的燈塔,讓孩子成為新時代的燈塔。
孩子,讓汗水流下來
作為中學生,其實很累,很辛苦。清晨就能聽到了他們們朗朗的讀書聲,午間也能看到了他們們奮筆疾書的身影。烈日下是他們們矯健的身姿,陽光里是他們們奮進的步伐。
初三了,孩子們的任務也越來越多,其中有一項是1000米計時跑。夏日,室外的溫度已經(jīng)有35度了,就是不動,在室外站上3分鐘也會流汗。但是很多同學都很認真,每次跑步都會盡全力。我們班級里的吳正方,雖然有一點點胖,但是從不請假。雖然有一點點慢,但她總是跟著跑。我很佩服她,6圈跑下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能慢,不能掉隊。吳正方,在第一圈的時候汗水就會流出來,其實每個人都會流出汗來,這個時候孩子們連擦汗水的時間都沒有,因為專注。我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讓汗水流下來。
“吳正方,是什么讓你這樣努力,是責任嗎?是目標嗎?”,我說。
“不,不,都不是,是老師您的鞭策?!保瑓钦秸f。
“加油,吳正方,你很棒!”,我說。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毅力,同學們只有在活動中才能夠成長的更快。在一個拼搏的集體中,沒有人會愿意被留下,沒有人會愿意留下來。我相信只要跟著同學們的腳步,你一定能夠在1000米跑步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孩子們也很會教育自己,下面是我們班劉念同學的幾段話,看后我也深受鼓舞。
一個上午五節(jié)課,說快不快,說慢不慢,讓我們都覺得時間過得慢的當然屬大課間的跑步,跳繩,不是我跟你吹啊,如果你和我們一樣跑上天,體重減個幾十斤,二十幾斤,那肯定妥妥的!開始的時候確實有些難受,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了是心理原因,其實并不是特別累,而且是特別“爽”。當你頂著盛夏的炎日,在籃球場上奔跑時,汗水自額頭,自背后最先流出,一滴滴地滴落在地面上,沒過短短幾秒便會被太陽的光其嚇著馬上身和空氣化為一體。你會找一個固定的位置,每次到那都會對自己說,:“第四圈了,還有倆圈,加油!當然,也有過體力不支,堅持不下去的時候,這時,自己總會對自己說,‘堅持下去,堅持下去了,今天中午多加一份肉’??倳袛?shù)個奇奇怪怪的理由說服自己跑下去,不準停!”跳繩時,自己數(shù)著,看著自己從一百七十多個進步到二百多個,興奮得不能自己。這真是“爽”??!
我發(fā)現(xiàn)了,其實并不是每天在循環(huán)播放,而是自己沒有用心去享受生活!
每天在上課,可是每天講的知識是不同的,每天都會有不同的事情發(fā)生,每天都會有不同的情緒去過每個不同的日子,自己會為某次考試考得好而高興,也會為失誤而哭泣,每一天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天。我的一天,雖然有時不盡相同。但我知道我的每一天都是我特殊的一天,如果不能改變每一天的安排,但我們可以改變每一天的心情。用自信,樂觀,期待的心,去迎接我的每一天!
——《劉念的一天》
這是自己的故事,學生自己的故事。教育就是讓孩子學會去做事情,其實會在困難中說服自己,讓自己努力堅持下去。當孩子們在自己生活中教育自己的時候,我想我的教育就成功了。
現(xiàn)在的孩子流汗的機會不多,也是說吃苦的機會不多。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diào)。一年四季想吃什么都有,缺嘴的情況不多,生活很是幸福。
但現(xiàn)在的孩子壓力也比較大,學習的壓力不比我那個時候少。他們的付出也是很多的?,F(xiàn)在的體育考試真的是考試了,為了考試孩子們每天要進行兩次跑操,兩次跳繩。其實這是好事情,因為我們孩子們的活動時間越來越少了, 出來鍛煉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雖然同學們不喜歡跑操,但這對促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是太有必要了。
每天上午9:10和下午的4:50是孩子們的跑操時間,這是進入初三前的準備。我算了一下每次也就運動20分鐘,其實運動量不是很大。孩子們流的汗水,就是拼搏的勁頭。孩子鼓勵孩子,比我們的說教強一百萬倍吧!我用班級同學自己的故事來激勵學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孩子,讓汗水流下來,讓人生的精彩留下來。
老師,把精彩留下來
卡爾·威特能夠把自己的教育故事留下來,我們也要留下精彩的教育故事。做中學,不僅對孩子來說是重要的,對我們教師來說也是必要的,不然就像校園的銀杏樹,綠了好幾次,黃了好幾次,落在地上后很快也干干凈凈,什么也沒有留下。我們的學生走了一撥又一撥,來了一撥又一撥,在我們心里只留下了一抹痕跡老師,讓我們的人生留下來,讓我們的精彩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