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課堂缺失的反反思和分析-柳長虹
作者:鄭州五中 柳長虹
如今的孩子有集體患上“失語癥”的危險,而這危險又是在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學校教育一步步慫恿下漸次加重的。且看事實:某小學一年級的課堂上,黑板上寫著一個“云”字,一個小男孩被老師叫了起來:“這是什么字?”小男孩清脆地答道:“是‘云’字。”老師的臉沉了下來:“他說錯了,誰來糾正?”一個小女孩站了起來,背書般地大聲說:“云云云,這個字我認識,橫、橫、撇、折、點,這個宇念‘云’。”老師笑了:“對了,老師不是教過嗎?每個小朋友都要這樣說,才算對。”
只要對上述案例稍加審視,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不是在教學,而是在規(guī)訓。因為所謂規(guī)訓,就是用既定的模式框定人,模鑄人的思想,統(tǒng)一人的語言、行為等一切,培養(yǎng)馴服者。在規(guī)訓式課堂里,教師扮演著真理代言人的角色,或者說是“拋球者”(布道者),學生是接球者(傾聽者)。課堂教學成為一種異己的力量,它不是張揚而是緊捏人的個性,使人成為“套中人”。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只能是現(xiàn)有道德的順從者,一旦面對復雜的道德現(xiàn)象需要做出選擇時,就會暈頭轉向,甚至可能會走向反面。與此同時,在內(nèi)容的傳授過程中,規(guī)訓式課堂以知識及其學科為載體,單純使學生接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現(xiàn)成結論和“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既定規(guī)范。在課堂上,教師期望學生按教案設想作出回答,教師的任務就是努力引導學生,直至得到預定的答案;學生在教學中,實際上扮演著配合教師完成教案的角色。即便為一些教師所推崇的“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三段式的教學邏輯,也規(guī)訓著學生的思維。此外,規(guī)訓式課堂采用的是各種各樣的規(guī)訓手段,常見的有三種:一是灌輸,把現(xiàn)有的規(guī)則與知識灌輸給學生;二是訓練,通過大量重復的訓練,促使學生按一定標準和要求成長;三是盆景栽培,像培育盆景那樣,為了造型美觀,不顧其生長天性,或扭曲,或修剪。這些具體的手段都是以外在的、強制的辦法作為實現(xiàn)預設目的的途徑,不僅遠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而顯得機械乏味,而且違背學生天性,他們自然喪失了學習的樂趣。因而,在這樣的課堂里,造就的要么是唯命是從、唯書唯上的盲從者,要么是言行不一、雙重人格的偽君子,要么就是什么都不信的道德虛無主義者。
改造規(guī)訓式課堂,創(chuàng)造人性化課堂是道德課堂的應然追求,也是判斷是否為道德課堂的首要標準。人性化課堂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它意味著:第一,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fā)展的人、有尊嚴的人,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牽掛,關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第二,關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教師應努力把課堂打造成學生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的場所。這種關注要求我們教師必須用“心”施教,不能做學科體系的傳聲筒。用“心”施教的本身就體現(xiàn)著教師對本職的熱愛,對學生的關切,體現(xiàn)著教師熱切的情感;第三,關注學生的道德與法律生活和人格培養(yǎng)。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養(yǎng)育的圣殿。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因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這是教學活動的一條基本規(guī)律。教師不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學中的各種道德因素,還要積極關注和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xiàn)和道德發(fā)展,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的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這樣,學科知識增長的過程同時也就成為人格的健全與發(fā)展的過程,在學知識的潛移默化中,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法制意識、健康的審美情趣、正確的價值觀念都得到了有效培養(yǎng)。
因此,在課堂上要讓學生的優(yōu)點充分張揚,缺點自我屏蔽和改進;以開放的眼光看待學生各種素質的養(yǎng)成,承認學生發(fā)展的過程性和差異性,鼓勵學生充分張揚個性,鼓勵他們自主發(fā)展。課堂教學的素材和教學形式緊緊圍繞學生實際來選擇,幫助學生理順生活,實現(xiàn)“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標。從而使課堂教學人性化、和諧化,使學生從中受到感化,懂得做人的道理……教師在創(chuàng)建人性化課堂過程中,至少有三個方面可以去做:一是挖掘教材的人文資源,二是探究語言的人文內(nèi)涵,三是傾注課堂的人文關懷。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力求表現(xiàn)出三多:一是多一點鼓勵??梢怨膭顚W生大膽想象和幻想,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鼓勵學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見,敢于懷疑“正確”答案,敢于打破“權威”,勇于創(chuàng)新。二是多一點贊賞。贊賞是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添加劑。教師不要吝嗇表揚,不要吝嗇贊許的微笑,哪怕是學生非常微弱的思維火花,教師也應不失時機地加以“助燃”。三是多一點期待。學生是有差異的,然而,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抱著期待的心情,為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學生是會進步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者要有百年的目光,要有百年的耐心。
事實上,教師積極情感的各種表現(xiàn),比如,喜歡、關心、鼓勵、期待、愛撫等等,微妙地傳給學生,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大腦處于良好的興奮狀態(tài),使學生在學習上或在行為上發(fā)生向上的變化;其思維方法概括地說就是“能近取譬”,“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其操作方法是推己及人、由己到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老師所做的不是靜觀意義的認知,而是一種內(nèi)在體驗與直接認同,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身心的整體介入,是教師對所教知識的身體力行。因此,它是以情動人、以理服人、以行育人,合情合理、理從情出、情從趣生、知行統(tǒng)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