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 id="zo822"><progress id="zo822"></progress></th>

        <th id="zo822"><progress id="zo822"></progress></th>
        <code id="zo822"><abbr id="zo822"></abbr></code>
        <strong id="zo822"></strong>
        <b id="zo822"><abbr id="zo822"></abbr></b>
          教師發(fā)展
          更多...
           當前位置:首頁>教師發(fā)展>教師隨筆教師隨筆

          課堂教學中道德的缺失現(xiàn)象及構建

          日期:2010-10-14   責編:   閱讀量:1628

          作者:鄭州五中 曹書霞

          案例一
          某中學一學生因數(shù)學課上“交頭接耳”而遭任課教師體罰,竟被逼蹲著上課達一學期之久。
           課堂上,許多教師生怕完不成教學任務,師生互動僅限于齊聲回答:“…對不對…”、“…是不是…”,而更多的時間傳來的只有一種聲音──教師的聲音,教師口若懸河,一講到底,學生保持極度的沉默,“虛心”聽講。
          反思:教師──霸權和控制;學生──極度壓抑的個性。 
          在實際教學中,受傳統(tǒng)授受思想的影響,教師往往扮演著執(zhí)行教學任務、代替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啟動者角色。某種程度上視學生為沒有個性特征的毫無生機的容器,教師則是任勞任怨地把應試知識灌入“容器”;他們也自覺不自覺地制造一種思維模型‘加工場’──以一個模子、一種方式、一個標準把原本生動活潑富于想象的孩子加工成‘標準件’;他們通過命令、威脅、責罰表現(xiàn)自己的權威,通過批評學生行為提出硬性的要求(如案例中的體罰),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學生,成為絕對的課堂權威和課堂學習的控制者,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教師的服從往往只是對霸權與控制的服從。
          而多數(shù)學生也習慣了以書本為準,以教師為準,不懂得更懶于反思和創(chuàng)新,經(jīng)過“填鴨子──考鴨子”最后成了名符其實的“板鴨子”,失去了自然常態(tài)下應有的心理和行為反應。這種只盯“物”忽略“人”的教育結果必然是:課堂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zhàn)和求知欲的激發(fā),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湮滅。長此以往,教師成了“僵師”,學生成了“僵生”。角色的錯位,打破了課堂的共生性和動態(tài)平衡性,使課堂生態(tài)因子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成了失落的“花朵”。
          案例二:
          目前,部分中小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不惜搶占學生節(jié)假日和課余時間,加班加點補課,學生幾乎成了“鎖”在鳥籠里的小鳥;課堂上傳授的知識也局限于高考、中考的考試知識,與社會生活脫節(jié)。
          反思:危險的“花盆效應”。 
          生態(tài)學認為,花盆是個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首先,它在空間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由于人為地創(chuàng)造出非常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如溫度和濕度,一段時期內(nèi),作物和花卉可長得很好。但是它們對生態(tài)因子的適應閾值在下降,一旦離開人的精心照料,就經(jīng)不起風雨考驗。
          我們的課堂教學,也如在花盆環(huán)境中進行。案例中提到的這種教學模式,學生整天被關在教室里,進行閉鎖式的小循環(huán),以科學世界和書本世界來統(tǒng)攝生活世界,造成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地化”,致使課堂教學嚴重脫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實際,缺乏對他們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全面關照,知識目標至高無上,科學主義唯我獨尊,學生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成了課堂教學被遺忘的角落,難以體現(xiàn)課堂教學全部的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充斥著單調(diào)、枯燥和乏味,學生缺少對現(xiàn)實社會的認識,對真實生活的體驗,對人文精神的感悟和對未來的憧憬,他們的道德生活、審美生活乃至整個精神生活的需要無法得到滿足。總之,花盆效應,學生的探索和體驗、個性的發(fā)揮、實踐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被抹殺和泯滅,也從根本上漠視了對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發(fā)展的整體關懷。
          案例三:
           教師布置作業(yè)整齊劃一,統(tǒng)一要求學生必須全部完成,否則以罰站論處。
           反思:作業(yè)布置的統(tǒng)一性,完全違背了因材施教的規(guī)律,不注重學生的個別差異,不了解學生個體學習的度,這種作業(yè)的完成,不僅不能起到鞏固提高之效果,反而成為學生學習的“枷鎖”,學生不敢放手,束縛了自我發(fā)展的自由空間,以罰站來懲戒,更是對生命個體的扼殺。 
          二、構建道德課堂
          課堂中出現(xiàn)的種種不和諧現(xiàn)象,要求我們從道德角度重新審視并建構,創(chuàng)設有利于張揚學生個性,促進師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課堂。
          (一)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要求相信學生、依靠學生、發(fā)動學生。學生反對的事堅決不干。不偏袒學生,關注課堂上的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后進的學生。要向魏書生教師學習,學習他與學生商量的精神,商量就是民主、就是尊重,尊重是心靈溝通的“靈丹妙藥”,民主則象一座搭在師生心靈之間的橋,民主程度越高,這座連通心靈的橋就越堅固、越寬闊。
           (二)建立多維互動的課堂
          1.師生互動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課堂困惑和失敗的根源就在于,教師忘了上課是師生的共同勞動。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師生是“學習共同體”,教師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來引領學生,教學相長,抱成一團,滾動發(fā)展。教師通過平等對話、提問討論、合作學習等方式,讓學生有充分的思維空間、充足的活動時間,敞開心扉,自由地做思維體操,在新異的話題里馳騁思辯的語言,將教學過程變?yōu)閹熒e極主動交往,潛移默化地掌握人際交往的技能,并學習教師的興趣、愛好、情感、理念等人格魅力。促進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發(fā)展。
          2.生生互動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diào):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即作為課堂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最基本、最活躍的生態(tài)細胞---學生,應該讓他們動起來。教師應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調(diào)動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讓學生與學生互動影響著價值觀和能力態(tài)度,影響學生人格和健康心理成長,學會用他人的眼光看待問題,獲得更多的主動參與機會,培養(yǎng)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彌補課堂上教師無法滿足多層次學生需要的缺憾,拓展學生思維廣度和深度,實現(xiàn)同伴間的有效合作。
          (三).構建彰顯個性的課堂
          案例中的“滿堂灌”教學和統(tǒng)一的作業(yè)布置,卻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以相同的教學方式對待每一個學生,這樣的教學只使少數(shù)學生得到發(fā)展,卻使很多學生失去了興趣和信心。因此,教師要樹立“尊重差異,追求個性、寬容另類”的觀念,要承認并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如不同的成就感,學習能力傾向、學習方式、興趣愛好及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學生不同需要進行多樣化的教學,如:師生對話、學生討論、學生活動等,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不同認知水平和認知方式,問題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練習的安排等要盡可能讓所有學生都主動參與,提出各自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品質(zhì)??傊?,教師要空,學生則靈,教師無為,學生則有為,教學多些教學空白,不越位和越權,讓教育因?qū)W生的靈氣而精彩。 
          (四)筑就適度、開放的課堂生
          反觀案例二中的課堂,注重科學世界和書本世界,遠離學生的生活世界,課堂教學失去了應有的生命意義和生活活力。所以課程理念下提倡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開放性,要求教師從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師生關系上開放,要求我們教學必須走出教室,走進社會大課堂,從課堂向課前、課后、課外開放,從生活中提取源泉豐富課堂,同時要解放學生的心理,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心理氛圍,讓學生帶著知識走出課堂,用科學思維方式來觀察社會。書本知識只有走進現(xiàn)實生活世界,才能實現(xiàn)其價值。“馬廄里訓練不出千里馬,花盆里栽不出萬年松”。
          開放拉近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消除了他們在心理和空間上隔閡,增加交流,促進課堂的多元交往,由此建立平等融洽的人際關系,使課堂成為一個具有生態(tài)性的相互依存平等共生的“學習共同體”。
          5.走向競爭合作的課堂生態(tài)
           新課改中,合作學習的倡導者認為,在合作、競爭、個人三種學習情境中,合作學習是最重要的一種,但卻是目前運用最少的一種學習情境。從研究中可看到,課堂活動的主流應當是學生的合作活動。合作學習并不意味著忽視個人學習和競爭學習,合作學習初衷是要改變競爭情境,給學生提供一個合作的環(huán)境,以彌補由于競爭所出現(xiàn)的各種負面影響,但不是完全拋棄了競爭學習。案例三中那種狹隘的競爭,充滿了“火藥”,封鎖了別人,也封閉了自己,因此,我們鼓勵采用小組合作學習,一方面要強調(diào)獨立思考、積極進行組間競爭,另一方面加強組內(nèi)合作,包括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在合作中產(chǎn)生思維靈感,碰撞思想,創(chuàng)造火花,促進反省,建構知識,培養(yǎng)團隊意識和能力,讓和諧的教育存在于合作化的競爭與競爭化的合作中,實現(xiàn)競爭和合作“比翼雙飛”。


          聯(lián)系我們 | 站點導航 | 
          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地址:鄭州市管城區(qū)春瑞街1號 郵編:450061 高中招生學籍電話:0371-61773783 高中校外聯(lián)絡電話:0371-66322900
          鄭州市第五初級中學地址:鄭州市管城區(qū)南關街3號 郵編:450099 初中招生學籍電話:0371-66922976 初中校外聯(lián)絡電話:0371-66323968
          ?2003-2023 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 豫ICP備2023019966號-1 教育專項備案:2010010030043 鄭州市第五中學
          免费 无码 国产在现看,中文字幕亚洲欧洲精品,日韩午夜无码精品图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1. <th id="zo822"><progress id="zo822"></progress></th>

                <th id="zo822"><progress id="zo822"></progress></th>
                <code id="zo822"><abbr id="zo822"></abbr></code>
                <strong id="zo822"></strong>
                <b id="zo822"><abbr id="zo822"></abbr></b>